鳳凰,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,雄的叫“鳳”,雌的叫“凰”,通稱為“鳳”或“鳳凰”。其形據(jù)《爾雅·釋鳥》郭璞注,“雞頭、蛇頸、燕頷、龜背、魚尾、五彩色,高六尺許”。在中國經(jīng)典的文化傳說中,其羽毛“五色備舉”,美麗不可方物。而這五色又是中國人時代追求的德、義、禮、智、信五條倫理的象征。
《山海經(jīng)·南山經(jīng)》云:“是鳥也,飲食自然,自歌自舞,見者天下安寧?!敝卦诿枥L神鳥鳳凰的美是外在形態(tài)之美與內(nèi)在性情之美的完美結(jié)合,是至德、至慧、至情的統(tǒng)一,也是祥和、幸福、恩愛的象征。
刺繡有這么多的含義 那些鳳凰刺繡背后的歷史
鳳凰作為吉祥靈物,是集人間真善美于一體的神鳥,象征著人們對美好生活和愛情的向往,是中國人祈求吉祥幸福的民族傳統(tǒng)的體現(xiàn)。鳳凰的神瑞首先在于它是王道仁政的象征,在傳統(tǒng)龍鳳文化的發(fā)展過程中,龍鳳雖然都為皇權(quán)象征,但后世逐漸有了性別的分化。
鳳凰圖案在歷朝歷代的器物、雕刻、繪畫、織物、飾物中屢見不鮮,到了明清兩代鳳已專指女性。特別是明代以來,皇家對鳳凰的專寵有所減弱,平民百姓嫁女也可借用九品服,配飾有鳳凰的鳳冠,其后逐漸成為嫡妻的例服,此外還有“鳳釵”、“鳳頭鞋”等,被廣泛地應(yīng)用于中式服裝的造型、刺繡等工藝當(dāng)中。